服务简介
背景:
单域抗体的人源化可以大幅降低驼源抗体的免疫原性,加速抗体药物的生产上市。 为了克服传统单域抗体制备技术的制备周期长、筛选工作量大、候选抗体数量少的缺陷,三优隆重推出人源化程度高达 99% 的超千亿人源化单域抗体库筛选服务。
服务亮点
超大库容奠基数百先导抗体分子
库容高达万亿级,针对不同难度的靶点,包括单次跨膜、多次跨膜蛋白,以及细胞因子类靶点,均可获得大量纳米抗体分子,所获抗体的亲和力往往可以达到pM级。
极致的人源化骨架夯实成药基础
通过130多个单域抗体分子的人源化项目经验积累,对单域抗体的骨架区(FR区)进行人源化改造,可以获得人源化程度高达98%的单域抗体,从而提高抗体的成药性。
自动化筛选支撑多样化交叉筛选
针对不同抗原可制定 Fc/His 标签交叉、固液交叉、细胞蛋白交叉、竞争及阻断筛选等多种筛选策略,采用固、液相高通量快速获得先导抗体分子,全程仅数周。
基于真核蛋白全面的成药性验证
将先导抗体构建全长,通过CHO/293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经过系统全面的理化生化检测和多维度亲和动力学检测,获得真实有效的成药性数据。
服务内容
服务特性
1. 人源化程度高
三优构建的万亿人源化单域抗体库具有较高的人源化程度。通过 130 多个单域抗体分子的人源化项目经验积累,对单域抗体的骨架区(FR区)进行人源化改造,可以获得人源化程度高达 99% 的单域抗体,从而提高抗体的成药性。
2. 先导抗体数量多
通过三优万亿人源化单域抗体库子库筛选获得的纳米抗体先导分子数量多。通过 14 个不同靶点对 ST-SDAL 进行筛选验证,如图 Fig. 1 所示,共获得 9423 个具有独特序列的人源化抗体克隆,所得克隆数中位值是 606 个。
Fig. 1 Antibody number per project
3. 先导抗体亲和力高
通过三优万亿人源化单域抗体库子库筛选获得的纳米抗体候选分子具有较好的亲和活性。所获得抗体的亲和力往往可以达到pM。如图 Fig. 2 为构建全长后的分子亲和力分析, 结果显示大部分抗体克隆都有较好的亲和力。
Fig. 2 Kinetics determination by ForteBio
4. 全面成药性分析
万亿人源化单域抗体库子库筛选服务获得的分子构建全长后,对抗体的表达量及抗体的生化理化特性进行全面分析。如 Table 1 所示,包括纯度及浓度测定、一级结构分析和亲和力及亲和动力学等多个维度。
Table 1 Druggability of Antibodies from ST-SDAL
技术流程
案例展示
案例一:抗新冠Spike纳米抗体的开发
1. 背景
新冠病毒Spike蛋白由3个相同的单体构成,其单体由S1亚基和S2亚基组成,S1亚基结构域包括NTD和RBD,S2亚基结构域包括FP、HR1、HR2、TM、CP。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刺突蛋白 (S蛋白) 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Ⅱ,也称为ACE2) 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新冠主流变异株包括Alpha、Belta、Delta,以及现在流行的Omicron,使得已获批紧急使用的大部分中和抗体已失效。因此,开发结合表位的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且具有较好中和效果的抗体极为重要。
1.1 临床竞争格局
全球共有17个新冠相关的治疗型抗体上市或处于临床后期。阿斯利康(AstraZeneca)长效新冠病毒中和抗体Evusheld(AZD7442)已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EUA)。Evusheld是两种长效单克隆抗体的组合新冠肺炎抗体(150mg tixagevimab和150mg cilgavimab)。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由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开发,由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和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组成。
1.2 单克隆抗体MOA
RBD特异性的单抗能够结合Spike蛋白上RBD结构域里的RBM基序(receptor-binding motif)。RBM负责病毒与宿主细胞ACE2的初步结合,起始病毒进入细胞。RBD特异性单抗可以阻断RBM—ACE2的相互作用,是ACE2的阻断剂。
2. 抗Spike抗体关键结果
2.1 亲和活性检测
通过ELISA检测候选抗体与SARS-CoV-2突变株Omicorn S蛋白的结合活性。亲和活性实验结果如图Fig. 1 所示,候选抗体S1D-Ab-092和SID-Ab-102与SARS-CoV-2突变株Omicorn S蛋白的结合活性与对照抗体相当。
Fig. 1 Affinity testing of antibodies
2.2 阻断活性分析
采用ELISA方法检测候选抗体对SARS-CoV-2 S蛋白与受体ACE2结合的阻断活性。结果如图Fig. 2 所示。候选抗体S1D-Ab-092和S1D-Ab-102都能有效阻断SARS-CoV-2 S蛋白与受体ACE2的结合。
Fig. 2 Blocking testing of antibodies
2.3 假病毒中和
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S1D-Ab-102和对照抗体Sotrovimab中和Omicron假病毒的活性,结果如图Fig. 3所示,S1D-Ab-102中和的IC50值与阳性对照相似,但完全抑制率优于阳性对照。
Fig. 3 Pseudovirus neutralization
案例二:抗Nanobody-A纳米抗体的开发
1. 背景
Nanobody-A是淋巴细胞活化基因(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Nanobody-A的表达与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呈负相关,抑制Nanobody-A功能可以增强特异性CD8+ 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Nanobody-A在多种实体瘤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存在高表达。Nanobody-A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兴潜力靶点。
1.1 临床竞争格局
目前以Nanobody-A为靶点全球尚无药物上市。全球有30余款Nanobody-A抗体药物在研,其中研发进展最快的是BMS和小野公司开发的benchmark处于II/III临床阶段,以Nanobody-A为靶点的药物主要治疗领域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Nanobody-A是目前免疫检查点二代靶点中,临床数据较多、成药性相对确定的靶点,针对该靶点的抗体药物将来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抗肿瘤药物。
1.2 单克隆抗体MOA
靶向Nanobody-A的单克隆抗体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以及IL-2、IL-4、IFN-γ和TNFα的水平升高。在缺乏Nanobody-A的情况下,Lck与CD4或CD8结合,引发CD3ζ复合物中ITAM的磷酸化,随后募集酪氨酸激酶ZAP-70,从而启动TCR信号级联,导致T细胞活化。
2. 抗Nanobody-A抗体关键结果
2.1 亲和活性分析
通过FACS检测候选抗体在Antibody-A-CHO细胞上的亲和活性,结果如图Fig.1所示,大多数候选抗体有较好的亲和活性,其中候选抗体A的EC50为0.035,约为对照抗体(EC50=0.342)的10倍。
Fig. 1 Binding affinity determination by FACS
2.2 阻断活性分析
通过FACS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候选抗体在Raji细胞水平阻断功能活性,结果如图Fig. 2和Fig. 3所示,候选抗体Nanobody-A显示出跟对照抗体相当或更优的阻断活性。
Fig. 2 Blocking assay by FACS
Fig. 3 Blocking assay by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科研成果
客服咨询
姓名
电子邮箱
公司名称
电话(让我们快速联系您!)
留言
提交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