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简介
背景: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全人抗体开发的重要途径,在很多方面均展示出了杂交瘤抗体技术难以比拟的优点。市场上人源噬菌体展示抗体库普遍存在供体少、库容低、多样性低、亲和力低、成药性低等问题。为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候选抗体,三优隆重推出超万亿全人抗体筛选定制服务。
服务亮点
序列明确,直接获得人源抗体
采用基因工程和噬菌体展示技术,可直接筛选得到人重组抗体基因序列,减少不必要的筛选工作。
万亿库容,抗体分子多样性高
库容高达2.16E+12 cfu,巨大的样本数量确保了抗体的多样性,为后期研发奠定基础。
设施先进,筛选效率大幅提高
运用高通量自动化批量筛选工艺,匹配先进的设施设备,全程仅需4-6周高效交付,可满足客户应急需求。
真核表达,全长水平活性验证
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经过系统全面的理化生化检测和亲和动力学检测,获得真实有效的成药性数据。
服务内容
服务特性
1. 种系基因分布特性
三优超万亿全人抗体库种系基因覆盖较全,全人重组抗体库轻链亚型分为κ和λ两种,分析两种亚型轻链种系基因分布比例及重链种系基因分布比例,分布特性符合抗体药物种系基因分布规律。
2. 抗体多样性高
全人源抗体库筛选的抗体序列CDR-L3的长度范围为6-13个氨基酸,CDR-H3的长度范围为5-28个氨基酸,与文献报道一致,多样性极高,且呈正态分布。
Fig. 1 Comparise of CDR-L3 length distrition frequency
Fig. 2 Comparise of CDR-H3 length distrition frequency
3. 先导抗体数量多
从三优超万亿全人抗体库筛出的先导分子可达数百。通过 16 个不同靶点对 ST-hRAL 进行筛选验证,如图 Fig. 3 所示,共获得 5069 个具有独特序列的人源化抗体克隆,所得克隆数中位值是 345 个。
Fig. 3 Statistics of Binder amount/project
4. 全面成药性分析
超万亿全人抗体库筛选服务获得的分子构建全长后,对抗体进行全面分析。如Table 1所示,包括纯度及浓度测定、一级结构分析和亲和力及亲和动力学等多个维度。
Table 1 Drug developability of antibodies from ST-hRAL
5. 先导抗体亲和力高
从三优超万亿全人抗体库筛出的分子亲和力往往可以达到nM至sub-nM之间。Fig. 4为表达上清后的分子亲和力分析, 结果显示大部分抗体克隆都有较好的亲和力。
Fig. 3 Statistics of Binder amount/project
技术流程
案例展示
案例1:抗CD40全人抗体的开发
1. 背景
CD40与DC细胞表面的结合促进了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诱导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并促进抗原的交叉呈递。CD40L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激活DC细胞来增强抗原对T细胞的提呈,通过上调表面蛋白如CD54和CD86,增加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后者。
1.1 临床竞争格局
截至目前,全球有20多种CD40抗体药物正在用于针对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试验,大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
1.2 单克隆抗体MOA
激动性抗CD40单抗能够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DC)来增强T细胞反应的启动能力。因此,抗CD40抗体可将“冷肿瘤”变成“热肿瘤”,抗CD40抗体通过修饰肿瘤中的免疫抑制性髓细胞浸润而使肿瘤对免疫反应的容忍度更高。
2. CD40抗体关键结果
2.1 细胞水平的结合、阻断及激活活性分析
构建的全长分子在细胞水平进行结合、阻断和激活实验,Fig. 5展示了采用FACS分析抗体与细胞表面蛋白结合活性的数据,Fig. 6展示了基于FACS分析抗体对受体配体结合的阻断及激活活性的一个案例项目。由图可知,全部先导抗体克隆均展现了良好的细胞水平的结合活性;14个抗体中,有8个抗体展现了良好的激活活性,有5个抗体展现了和对照抗体相似的阻断活性。
Fig. 5 Binding affinity determination by FACS
Fig. 6 Blocking activity determination by FACS
2.2 体外药效验证
CD40与CD40L的结合会激活DC细胞,促进IL-12与CD83的分泌,激动型anti-CD40 mAb与CD40的结合也会激活DC细胞。候选分子的iDC细胞激活实验结果如图Fig. 7所示,H9的促IL-12分泌活性和促CD83分泌活性显著优于对照抗体,显示其优异的DC细胞激活活性。
Fig. 7 iDC activation assay
2.3 体内药效验证
全人源候选分子H9在Nude小鼠CDX模型的体内抗肿瘤药效验证结果如Fig. 8所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周给药三次,连续给药两周。结果显示:在1 mpk 剂量时,候选抗体H9的抑瘤效果优于对照抗体;在5 mpk剂量时,候选抗体的抑瘤效果与对照抗体相当,均可完全抑制肿瘤生长。
Fig. 8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案例2:抗IL-23全人抗体的开发
1. 背景
IL-23属于IL-12细胞因子家族,在炎症反应,尤其是Th17细胞诱导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IL-23是一个异源二聚体的细胞因子,由 IL-23a p19 和 IL-12b p40 两个亚基组成。IL-23一般由活化的巨噬细胞或者树状细胞产生并作用于表达IL-23受体的Th17细胞促进其增殖和稳定性。
1.1 临床竞争格局
截至目前,全球有7个IL-23抗体药物,,3个已获批,4个处于临床前,主要针对银屑病、克罗恩病等疾病。
1.2 单克隆抗体MOA
靶向IL-23单克隆抗体可以结合IL-23,阻断IL-23与IL-23Rα受体结合,从而治疗银屑病、克罗恩病等疾病。
2. IL-23抗体关键结果
2.1 蛋白水平的亲和活性分析
通过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检测候选抗体A1和A2 与IL-23的亲和力。实验结果如Fig. 9所示,候选抗体A1和A2 与IL-23的亲和力与对照抗体相当。
Fig. 9 Affinity testing of antibodies
2.2 蛋白水平的种属交叉活性分析
通过 ELISA检测候选抗体A1和A2与不同种属的IL-23结合活性的结果。实验结果如Fig. 10A-C所示,候选抗体 A1和A2同时具有人鼠猴交叉的亲和活性,且亲和活性比对照抗体更好。
通过 ELISA检测候选抗体A1和A2与IL-23 p19特异性结合活性的结果。Fig. 10D显示,候选抗体A1和A2与IL-12的p40亚基不结合,即特异性结合IL-23的p19亚基。
Fig. 10 Binding affinity determination by ELISA
2.3 蛋白水平的阻断活性分析
IL-23通过受体IL-23R结合刺激TyK2和JAK2信号通路,激活STAT3的磷酸化,随后产生SEAP分泌型碱性磷酸酶,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ELISA检测候选抗体A1和A2在蛋白水平阻断IL-23与受体IL-23R结合的功能活性,结果如Fig. 11-12所示,候选抗体A1和A2显示出与对照抗体相当的阻断活性。磷酸化检测结果如Fig. 12所示,与对照组抗体相比候选抗体A1和A2能显著抑制STAT3的磷酸化。
Fig. 11 Blocking assay by ELISA
Fig. 12 STAT3 phosphorylation by ELISA
2.4 体外药效验证
IL-17A在小鼠脾细胞上可诱导促炎细胞因子IL-6的表达。通过检测IL-6的表达量来验证人源化候选抗体A1和A2在NHDF细胞上与IL-17A的中和反应,实验结果如Fig. 13所示,候选抗体A1和A2 能够中和IL-17A的活性,显著抑制IL-6的表达,且中和活性与对照抗体相当。
Fig. 13 Neutralizing assay on NHDF cell
科研成果
客服咨询
姓名
电子邮箱
公司名称
电话(让我们快速联系您!)
留言
咨询